5日下午,谭瑜从深圳飞抵杭州,隔天他就要返回深圳。 谭瑜是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和首席人力资源官。近日通拓成为杭州跨境电商家族的新成员。谭瑜专程来杭,是为了参加“2016杭州市高校和企业跨境电商见习实习基地对接会”。 早在2006年,通拓科技就涉足跨境电商。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的先行者,通拓对人才储备非常看重,为刚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平台的同时,还愿意从他们“发芽”之时就着手培养。“在通拓,经实习后成功留用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实习生的1/3。”谭瑜透露。 此番来杭与会,谭瑜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谋求更深层次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 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热发展,企业广泛求才,高校也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校企之间、跨境电商人才供需之间,似乎隔着一条鸿沟。 杭州安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HR潘文强曾遇到一件事。他从杭州某高校的海报上得知,该校要举办一场跨境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那天,他跑去现场一看,“当场我就傻眼了,现场设摊招聘的企业竟然都没有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这是供需信息不对称所致。”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费玉莲认为,“杭州的跨境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高校对这些企业信息的掌握有所滞后。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应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达成一定契合度。” 杭州综试办外联宣传部部长武长虹指出,搭建企业和高校“双向选择”人才供需平台,缓解企业跨境电商人才紧缺问题,杭州一直在行动。 这是杭州首次针对跨境电商人才举行校企对接会。此次对接会打破了传统的招聘选人模式,由之前企业布展、人才敲门转为高校布展、企业对接的双选模式,进入人才供给“B2B”模式,同时促进高校与企业建立跨境电商人才订制化培养进程,推进人才政策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落地生根。 “以高校生源为抓手,让跨境电商企业与在校大学生无缝对接,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全链条式人才建设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和输送的精准度和匹配度。”武长虹表示。 本次对接会由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主办,杭州钱塘智慧城管委会、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江干园区承办。 与会的有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23所在杭高校,还有中国制造、大龙网等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以及跨境人才服务港、橙塾教育、MF集团等中介服务机构。 据统计,本次对接会上,30家人才服务平台共接待企业730人次,现场有合作意向的企业186家,现场达成合作的企业51家。更有企业提出,希望每年定期举办此类对接活动,在活动中更加突出主题如基地建设等,并提供搭建线上平台对接服务。 实践中培养“通才” 茹峰是浙江胜利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部经理。5日下午,他早早地出现在会场,不断地与各高校相关负责人交流。 据茹峰介绍,其所在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羽绒制品电商业务的企业。去年底,该公司进军跨境电商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我们在日本乐天平台上的搜索量排名第一。”茹峰说道。 在这家公司,电商业务团队有30余人,90后居多。 “与蒸蒸日上的业务量相比,人肯定是不够的。”茹峰坦言。 人才从哪里找?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跨境电商? 杭州傲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倪建国认为,按照金字塔人才结构理论,位于中部和顶层的人才,属于管理和战略层面,他们要掌握国际贸易原则、了解海外目标市场、通晓语言和当地习俗、懂得互联网技术、建立互联网思维方式、具有全球视角,换句话说,这样的跨境电商人才,相当于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语言等专业的“跨界通才”。 “这样的人有但是非常少,部分是从传统国际贸易转型而来。”杭州名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猎聘官沈敏跃如是说,“为了寻觅这些人才,我们常常要‘猎’遍全球。” 中高端人才难觅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摸着石头过河,自己从头培养”。 倪建国和茹峰一致表示,企业欢迎高校学生进入跨境电商行业,“我们会让进来实习的大学生,参与布置店铺、货物上架、对外报价等实践环节”。 前段时间,茹峰招收了一位实习生,90后男孩,专业、学历都不具优势。“但他肯学,而且细心,他会在整理销量报表时比较同款产品在不同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和价格,并形成分析建议。”茹峰觉得,这位男生未来在行业内必有大发展。 “大学生是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储备人才,可以对学历、专业都不讲究,只要你能静下心来,有一定的专注力和责任心,就能打开升入塔尖的快速通道。”与会的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 校企联手“务实” 以前,操叶安开工厂,做OEM代工,深耕外贸。2013年进军跨境电商以来,通过海外设公司、建品牌、租仓库等方式,他把跨境电商业务做到年销售额突破千万美元。摸到“互联网+外贸”的门道后,眼下,他的目标是成为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平台。 日前,操叶安在杭州成立了浙江圣云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在公司设立跨境电商研究生培训基地。 “我们让大学生接手项目的代运营,在实操中成长。”操叶安表示。他的想法与杭州诸多高校不谋而合。 “原来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现在都没法教下去了。”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老师王莉直言,“跨境电商是当下也是今后的发展热点,我们高校希望与企业合作,让学生通过实战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4月,浙江外国语学院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学院成立,并从100余位报名的学生中选拔出44位组成首届“3+1”实验班,这些学生开学后升入大四。该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以跨境电商企业实习实训为主,学校打算于9月—10月让学生在校内集中完成课程学习,11月进入企业实训,大四第二学期以毕业实习为主。 在对接会现场,浙江外国语学院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方美玉不停与企业负责人接洽,“我们期待与跨境电商企业紧密合作,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真正的用人意愿,以便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变合作为双赢 “我们与企业共建的基地,为在校学生实训所需,也为学生毕业实习所需。”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孙林表示,“我们更希望这个基地,成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单位。” 据了解,参加本次对接会的高校代表,都是亚马逊高校跨境“教师培训营”成员,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建立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企业也希望更好地拥抱高校资源。 通拓科技谭瑜介绍说,该公司与国内某高校合作办学的“国际电商学院”于今年4月揭牌。“这个学院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前往教学的老师都是公司的一线员工,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既可以完成实习、实训过程,又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听说这种创新的浸入式合作后,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费玉莲一语中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孙林对此也持赞同意见,他当即与谭瑜商讨,并提出,能否派学校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政府主导推进人才体系建设 根据《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缺少洞察发展规律、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型人才和领军人物,也是跨境电商行业内的人才痛点。 在高校看来,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对跨境电商行业跃跃欲试,但最终跻身这个行业的似乎并不多。费玉莲调研近几年浙江工商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后发现,该专业仅有20%的毕业生选择进入跨境电商行业。 跨境电商人才供给的相对不足也引起了杭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出台了《杭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重点实施杭州市跨境电商杰出人才培育计划、建立跨境见习实训基地、开展跨境电商企业高端培育工程、联合阿里巴巴启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项目、与亚马逊培育高校师资力量等13个项目。同时启动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商人才港,创建具有杭州特色的跨境电商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人才服务平台。 政策表明,到2018年,杭州力争引进行业领军人物30名左右,培养优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人才1000名,新设企业1000家,见习、实训大学生数量超过10000名,开展跨境电商相关知识、技能和政策培训1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对成立3年以上,参保人数50人以上,经杭州人力社保局和综试办认定为杭州见习基地的企业享受见习学员生活补贴、见习学员综合商业保险补贴、见习基地训练费补贴、留用补贴、招用补贴、见习基地建设补助等系列政策优惠。(来源:每日商报 文/郑炜) |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http://www.nnecps.com )是以服务南宁市电子商务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聚集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并围绕着我市中小微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及电商化的共性需求,提供“动态资讯、电商学院、第三方服务、人才基地、产业基地、项目申报、申请入会”七大基础服务版块,并融入“创业大赛、电商数据、特色农产品、活动中心、淘宝特色中国南宁馆”等特色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生态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