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互联网泡沫2.0”五大领域

2017-3-19 11: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76| 评论: 0

摘要: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讯)对科技公司的激进估值并不是新现象。如今动辄10亿甚至100亿美元高估值的新创科技公司,让人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的那场以“.com”为标志的互联网泡沫。业内认为,“互联网泡沫2.0”有可 ...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讯)对科技公司的激进估值并不是新现象。如今动辄10亿甚至100亿美元高估值的新创科技公司,让人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的那场以“.com”为标志的互联网泡沫。业内认为,“互联网泡沫2.0”有可能就在未来几年爆发,而O2O、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或成泡沫破裂的“高危地带”。

  近八成“独角兽”来自互联网与2000年那场互联网泡沫的显著差异是,如今出现了一大批在上市之前估值就高达10亿美元,甚至超10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截至2016年底,在全球有公开估值信息的新创科技公司中,“独角兽”超过100家。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目前这类上市前高估值科技公司集中分布在美国和中国。从独角兽公司的估值来看,中国的两家公司——小米和滴滴出行——约占了总估值的2/3,3/4的中国独角兽公司来自互联网行业,而在美国这个比例不到一半。

  在上市公司方面,市值也同样被认为高估。以互联网公司为例,目前上市互联网公司的总市值为1.5万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公司数量占了2/3,其余大部分都是中国公司(大多在美国上市),其他国家的数量加起来都不到5%。从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排行榜来看,“独角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出行、O2O服务、电子商务、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

  洪晟基金创始合伙人汤明磊说,现在投资创业炒概念比较普遍,投资人、出资人、创业团队如果不讲这些热概念,都不好意思出来。这两年,先是O2O火,接着大数据,去年最热的就是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后来又是共享单车,概念一个接着一个。再如精准医学,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的话说,就是热门到“每个医药论坛里都有这个内容,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开始做”。

  与之对应的是,创业市场的泡沫也开始显现。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众创空间发展报告》(2016)显示,全国众创空间达3155家,但是其中地产思维(即空间房东)、综合性的占了一半多,经科技部认定的三批分别为136、362和839家。创业邦CEO南立新说,虽然已经关门倒闭的不多,但更多的是处于“有庙没和尚”的僵尸状态,即便是北上广,能达到50%入住率的已是很好,而不少二三线城市真的是“空”间。“科技明星”利润不如包子铺一般认为,泡沫的特征之一是估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之二便是企业没有生存能力,没有现金流和利润。在当前互联网业,烧钱已成令人忧虑的流行风气。许多公司给使用其服务的顾客提供巨额补贴,以期竞争对手在资金耗尽前退出。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孝荣说,这种烧钱风气预示着一个互联网泡沫可能浮出水面,正如硅谷曾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期间说服投资者相信利润已不再重要一样。如一家意在成为汽车在线经销平台的初创企业,把营销策略建立在赔钱基础上,其广告直接宣称“烧投资人的钱,博买车人的心”。对于被树为明星企业的一些科技新创公司,有批评者就认为其是“三无一有”企业:无产品、无客户、无经验,有PPT,也就是说靠PPT讲了一个美妙的科技故事。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透露,有的新创科技公司成立多年没有技术量产,其应用场景也不乐观,而有的虽然流量做大了,但“利润还不如一家包子铺”。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些硬科技公司把利润看成企业的生命,连现金流都不看重。在华为手机出货量和营收一路高歌猛进的情形下,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却自揭其短:盈利能力不足,“没有正现金流,不管这个项目有多大的影响力,也是会被关闭的”。

  新创企业星战TV创始人朱峰说,不管是新的科技公司,还是一些比较火热的炒过的老概念,最终都会回归到商业本质,就是能不能赚到钱,烧钱换流量换不来商业本质后,就是泡沫破裂。五大领域最可能出现泡沫科技的憧憬值得期待,但是否真有价值,要在面对冰冷的市场验证之后方能知晓。综合多地投资机构和创业人士观察,从领域看,未来可能出现泡沫的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O2O。业内有个自嘲的说法:当国际上的一些科技公司争相研究“阿尔法狗”的时候,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却热衷于送餐、打车、交友、团购。多位投资人反映,O2O已经不是资本关注焦点,后续一旦资金“青黄不接”自身又没有造血能力,死掉是意料之中的。

  二是互联网金融。随着监管政策越来越完善,行业已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洗牌期,“赢家通吃”是归宿。

  三是大数据。各地都在兴建大数据交易中心,不少在中西部地区。在投资人看来,这些数据能不能交易很难说。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陆嘉德说,我们拿到大量大数据之后,如果没有办法去提炼,大数据就很可能是“garbage in,garbage out”(无用输入,无用输出)。

  四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公司第四范式CEO戴文渊说,泡沫体现在需求应用于“伪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其实都是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比如语音识别、深度学习、视觉识别、新搜索技术等。360公司CEO周鸿祎也认为,我国人工智能的泡沫在于蹭概念,有太多“伪智能”。

  五是虚拟现实。这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领域,一方面,国际科技巨头在不断推出产品,如微软、脸谱,产品很炫酷,价格昂贵,市场化前景还不明朗;另一方面,我国已出现大量的“山寨货”、蹭时髦货,记者在电商搜索看到,一些打着VR名义卖的3D眼镜不过三五十元。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新科技在各国都受到追捧,泡沫的警告也不绝于耳。受访企业家和科技投资人认为,适度的泡沫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创新,资本市场已经有所回调。

  新科技就像“啤酒泡沫”高科技市场的火热,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传统行业的困难,资本找不到有经济效益的实际出路,只能追逐一些科技热点概念。尽管在2016年科技业界和投资界越来越多地对泡沫发出警告,甚至呼吁防范泡沫破裂可能带来世界性灾难,但实际上泡沫存在的声音就一直没断过。一直重点投资新科技项目的松禾资本创始人厉伟对此有个比喻:新科技就像啤酒,全是泡沫不好喝,但是一点泡沫都没有的话也不行,既不好喝也不好看。

  一方面,新技术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前期净投入,而这期间,需要一定的泡沫点燃市场热情,既能吸引资金,也是产业链、生态圈构建的过程,如果一眼看到底,谁还愿意来投入人力、财力。开创性的创新太难太难,无论是大公司还是投资机构,都做足了失败的准备。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谁也无法确保可以预见未来,即便是超级巨头也有这种困惑。如被认为引领科技的微软和谷歌都曾花巨资收购了被认为估值过高的独角兽企业,可以说是买未来,也不乏可能买了个“大花瓶”。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杨红梅说,对于创投而言,投十中一就行,这也正是市场机制推动创新的优势所在,从融资案例来看,很少有一家新创公司只有一个两个投资人,通常都是一两个领投,跟着好多投资机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硅谷流行一个说法:没有泡沫也就没有颠覆性创新。即使不是有心留意的人,自从6年前互联网先驱和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写下《软件正在蚕食世界》,电影《社交网络》(以脸谱为原型)在年轻一代中引起轰动后,很多人意识到,下一个科技革命不会通过电视播送,它可能是不受限的、不插电的、能在iOS或者安卓手机上运行的,能在脸谱甚至Oculus等多用户沉浸式VR/AR平台或是根本还看不到的替代品上分享的。

  资本“来得快去得也快”实际上,市场已经开始回调。创业研究和投资机构36氪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相对2015年的火热,2016年创投市场进入了“寒冬”,无论是投资笔数、投资额度还是新增创业公司,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下降。36氪研究院总裁林都迪等认为,资本市场的回调或降温就是去泡沫的过程。泡沫破灭最直接的后果是创业公司的倒闭。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阿里巴巴CEO张勇等均认为,粗犷的拼流量竞争模式,仅仅依靠解决信息对称问题的商业模式会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并非危言耸听。据腾讯研究院统计,2016年,超过40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在获得天使轮或者两轮融资后宣告“死亡”,其中不乏一度很受追捧的蜜淘网(跨境电商)、美味七七(生鲜)、神奇百货(代购)等。2000年互联网泡沫令人至今后怕的一个原因在于股市的崩盘,纳斯达克指数一泻千里。

  麦肯锡分析认为,此轮泡沫对股市影响相对要小,因为多数企业并未上市,它们还没有进入公共资本市场,而多拿的是私人股权资金。无疑,一旦某个概念神话被打破,相关行业受牵连也不可避免。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等认为,对我国而言,泡沫破灭带来的伤害还在于企业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偏低,多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这也导致我国企业融资成本居高难下。

  一旦大面积发生泡沫,投资人信心就会持续低迷。警惕地方财政资金“跟风”泡沫产生有企业选择的问题,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周立群说,政府应该从微观层面退出来,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一旦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注意力被某个或某几个热点新兴产业吸引,那么必然造成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竞争。与此对应的是,各种科技补贴非常多,有市级补贴、区级补贴、科委系统补贴、教育系统补贴、人社部门还有人员培训的优惠政策。

  广州科技局曾经发生过系统腐败窝案,其主要问题就出在大量的科技补贴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处负责人陈晴说,地方政府的问题在于可能盲目模仿,简单把科创指标作为政绩,以此来定目标、定任务,诸如每个地方建多少个众创空间、培养多少个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对科创的支持是必要的,但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创新创业需求来正确引导,不宜过多直接支持企业,特别是竞争性领域。(来源:经济参考报;编选: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http://www.nnecps.com)主要为南宁市提供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整合本土电商资源,打造电子商务生态圈,形成完美闭环。加快推进南宁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市电子商务综合水平,推动传统企业转型,进一步促进中小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通过统筹规划、集聚资源、营造环境、加强服务,并建立和完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http://www.nnecps.com )是以服务南宁市电子商务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聚集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并围绕着我市中小微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及电商化的共性需求,提供“动态资讯、电商学院、第三方服务、人才基地、产业基地、项目申报、申请入会”七大基础服务版块,并融入“创业大赛、电商数据、特色农产品、活动中心、淘宝特色中国南宁馆”等特色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生态圈。

版权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所有。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