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移动支付必是谁的世界?二维码还是NFC

2017-11-15 10: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26| 评论: 0|来自: 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摘要: 在移动支付领域,未来会是用怎样的技术呢?至少从现在来看,二维码是占据了制高点。我们看到,大街小巷、酒肆饭馆、甚至行走的乞丐,都身背二维码招摇过市。  对于存在双边效应的新技术而言,都存在着鸡生蛋还是蛋 ...
      在移动支付领域,未来会是用怎样的技术呢?至少从现在来看,二维码是占据了制高点。我们看到,大街小巷、酒肆饭馆、甚至行走的乞丐,都身背二维码招摇过市。

  对于存在双边效应的新技术而言,都存在着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如果一项技术非常先进,但普及度不够,成本太高,有时候经常会被所谓的落后技术鸠占鹊巢。所以,如果要将一种技术推广开来,至少是争取让一边的使用者尽可能的省心省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另一边。

  二维码之于NFC,如此。因为二维码的生成非常简单,并不需要使用者单独添加昂贵的设备,小店自然喜欢,所以推广起来轻而易举。对比NFC需要花钱购置升级,当然是占尽了先机。

  在2012年,运营商、银联和终端商大力推进,NFC一度大热。但是,当时国内90%以上的手机并不带NFC功能,终端改造成本也很大,银联动作迟缓,NFC技术反而成为了移动支付爆发的障碍,互联网公司由此开始另辟蹊径。当时的智能机的摄像头像素已经大大提升,满足二维码扫描的基础要求,于是,2014年9月开始,支付宝等强势布局二维码支付,二维码由此占据了移动支付的主导地位。

  不过,就逻辑而言,门槛太低的领域一定会资源过剩,由于二维码太过简单,所以,整个行业就形不成壁垒,造成鱼龙混杂,而运营企业来说,虽然前期投入小发展快,但后期却一定是必须连续投入,长期运营成本并不低。

  从技术角度讲,NFC比二维码要好一些,至少不用那么大地方贴着黑白相间的图画,但是,这种非接触式近场支付需要用户的手机内置NFC芯片或携带芯片银行卡,受理终端同样也需要支持‘非接触式受理’功能,推广难度确实很大。与之相比,二维码支付虽然布放成本低、扫码终端限制少,但使用范围受限、观感不好,更需要网络的支撑。

  一般来说,二维码其实就是由很多0、1组成的数字矩阵。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二维条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现在,由于二维码的易推广特点,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大大压制了NFC的使用。但是,从未来趋势来看,NFC实现逆袭也不是不可能。

  理论上,二维码支付是通过把时间、终端、用户等信息通过特定不可逆算法作为支付主体的授权,其安全性重点在于扫码如何保证终端支付条码的产生算法不被破解,相对更加被动。NFC付款通讯是双向的,最终解密后的秘钥是静态固定的,受加密算法保护,存储在手机加密芯片中,安全系数更高。从操作来看,NFC支付无需手机联网,也不必打开手机银行APP,只要点亮屏幕靠近POS即可完成,更为便捷。

  欧洲智能安全行业协会Eurosmart数据,2017年全球范围内将会有大约5.6亿的NFC SE安全芯片出货量,相比于2016年上涨了12%。2015年,NFC SE的出货总量已经达到4.95亿,而2016年出货量上涨了1%,达到了5亿,可见业界也对NFC的一致看好,NFC并没有被抛弃。

  随着5G的到来,物联网智能终端将雨后春笋一样勃发,人们的使用习惯将得到新的改变。物联网芯片不可避免的会遍布各种设备之中,移动支付领域将迎来脱胎换骨的技术升级。当NFC等相关的物联网终端成为普及之时,也将是二维码退出市场之日。我们得记住局座那句话,“长得漂亮的性能注定不会差”。(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http://www.nnecps.com )是以服务南宁市电子商务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聚集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并围绕着我市中小微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及电商化的共性需求,提供“动态资讯、电商学院、第三方服务、人才基地、产业基地、项目申报、申请入会”七大基础服务版块,并融入“创业大赛、电商数据、特色农产品、活动中心、淘宝特色中国南宁馆”等特色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生态圈。

版权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所有。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