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约为3200亿元,笔数达12.56亿笔。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跨境支付需求的增多,跨境支付规模或将保持年化逾50%的增速。积极布局海外业务、迅速提升在细分行业中的覆盖率、拓展解决方案的适用性范围,是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随着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转向跨境支付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跨境支付业务持续火热。近期跨境支付市场的提现费率从1%降至0.5%。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反映出行业竞争激烈,同时也将倒逼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更丰富的差异化服务。 与此同时,跨境支付市场庞大。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约为3200亿元,笔数达12.56亿笔,较2016年增长114.7%。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跨境支付需求增多,跨境支付规模或将保持年化逾50%的增速。 跨境支付“钱景”诱人 近年来,汇付天下、宝付、富友等拥有跨境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纷纷抢占跨境支付这片蓝海,甚至不少尚未获得跨境支付牌照的机构也计划通过收购尽早获得业务牌照。 第三方跨境支付主要对应三种主流跨境贸易模式,即平台型B2C、自营B2C、小额B2C。截至目前,我国已发放30张跨境外汇支付牌照以及5张跨境人民币支付牌照。 据记者了解,目前,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种:一是收取支付通道手续费,这是支付机构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为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一体化产品支持;三是通过代客换汇锁定汇率来赚取价差收入等非常规性收入。 从目前的牌照许可业务范围看,中小支付机构发力跨境支付业务,主要包括货物贸易、留学教育、航空机票、酒店住宿、国际运输、旅游服务、国际展览、国际会议、软件服务等领域。不同支付机构跨境业务特色不同,但都是基于各自行业上下游的积累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其中,跨境电商结汇支付比较热门。 国家外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33家跨境支付机构累计办理跨境外汇收支为438亿美元;2015年至2017年,试点支付机构办理跨境外汇收支金额分别为67亿美元、133亿美元、222亿美元。 企业端跨境电商支付竞争激烈 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迅猛,其B端(企业端)支付解决方案具有巨大空间,且在跨境支付基础上可以发展的各类金融服务也值得期待。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跨境支付或将成为支付巨头的必争之地。 宝付国际事业部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支付宝、微信占据着C端(消费者端)市场,在场景和流量上有优势。”易观国际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也显示,2017年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约3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其中,支付宝占据了54.26%的市场份额,腾讯金融占据了38.15%的市场份额。 “但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面向B端用户时具备交流成本较低、服务灵活的优势,同时B端客户一般单笔资金较大,较C端更为集中,在开拓客户资源时对流量的要求较低,这一领域对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存在空间。”林勇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也对记者表示:“跨境支付的参与者除了传统银行和卡组织之外,第三方支付机构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中,跨境汇款、境外消费等C端业务主要掌握在几大支付巨头手中,中小支付机构主要发力B端跨境支付业务,集中于跨境电子商务、旅游教育、酒店住宿等领域。” 林勇进一步分析称,积极布局海外业务、迅速提升在细分行业中的覆盖率、拓展解决方案的适用性范围,是目前各大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不管是货物等传统进出口贸易还是‘出海’的中小企业,对跨境支付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强。宝付目前专注于电商零售行业,这些货物贸易平台与企业对跨境支付需求较为强烈,随之带来的上下游,比如仓储、物流等相关服务行业也都有强烈的跨境需求。”林勇称。(来源:金融时报) |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http://www.nnecps.com )是以服务南宁市电子商务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聚集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并围绕着我市中小微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及电商化的共性需求,提供“动态资讯、电商学院、第三方服务、人才基地、产业基地、项目申报、申请入会”七大基础服务版块,并融入“创业大赛、电商数据、特色农产品、活动中心、淘宝特色中国南宁馆”等特色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生态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