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转账“限提”会玩死谁?

2016-10-11 09: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15| 评论: 0

摘要: 央行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个人账户开始严管,规矩越来越严,对于用户来说或许未来的“麻烦”和不方便也会越来越多。虽然“央妈”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防范电信网络犯罪,但是依靠这种对个人用户的管理就能杜绝或者减少电 ...

    央行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个人账户开始严管,规矩越来越严,对于用户来说或许未来的“麻烦”和不方便也会越来越多。虽然“央妈”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防范电信网络犯罪,但是依靠这种对个人用户的管理就能杜绝或者减少电信网络犯罪的话,那几乎是天方夜谭,更何况更多的问题出现在银行,但这次央行居然连第三方支付一起“整治”了,多少有点让人觉得有趁机打压,一棍子打死的意思。其实针对电信网络犯罪最简单的办法不是约束个人在银行或者第三方之间开设账户的便利等问题,而是号码防范、实名认证,转账约束、追踪力度,处罚警戒程度以及银行担责等等方面的共同发力。当然,24小时才可以在自助设备进行转账成功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电信诈骗“瞬间”完成的局面。

  当然,“央妈”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个体带来的便捷性显然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体验了。那么,用户是不是就会从支付宝或者微信撤离转而进入到银行卡范畴呢?估计很难。为何这么说?其实很简单,用户的习惯养成之后就很难改变,再说了支付宝和微信的便捷性太方便了,再加上现在很多超市、便利店都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宝的便捷支付,人们在其中(支付宝、微信)产生的金额都可以有消费出口利用,因此转移到银行卡的可能性不大。况且,虽然银行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互联网+战略布局,包括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方面也有很多的尝试。但是,任何一家银行的客户端做得都非常繁琐,不明晰不便捷,这一点和支付宝、微信相比相去甚远。再加上用户的习惯养成和培育不到位,用户对于单一银行的客户端并没有习以为常。这也是莫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技术“鸿沟”,很多人在银行办业务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会帮助客户进行客户端的下载,安装,但本身的应用跳转繁琐,并不人性化,都制约人们使用银行客户端的热情。

  因此习惯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年轻用户,本身进入银行的可能性就不大,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第三方支付这种简单易行的模式。即使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有“限提”的约束,但并无大碍,喜欢这种模式的人还会继续保留。央行的最新公告称,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一个Ⅰ类户,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户,并且在三个月内同行异地存取现金及转账免收手续费。

  央行表示,此举主要为有效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但是这个政策真的可以预防吗?2016年4月1日,《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建立了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Ⅰ类户为当前个人在银行柜面开立、现场核验身份的账户,具有全功能;Ⅱ、Ⅲ类户为通过银行柜面或者互联网等电子渠道开立的银行账户,具有有限功能,且需要与Ⅰ类户绑定使用。

  同时,自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此外,为最大限度阻断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进行资金转账和赃款变现,自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在24小时内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这一点对于诈骗转账有一定的约束时间,毕竟还有24小时的“反悔”时间,这一点或许对于电信诈骗有一点的抑制作用。只要能严格执行,相信对于短期被蒙蔽的用户来说,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通知》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约束。与对银行的要求类似,自12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全功能支付账户。同时,要求支付机构自12月1日起,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按照第三方调研机构公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1季度》报告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41%和23.03%,可见用户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率主要集中在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消费领域都引入了第三方支付(主要这两家)后,他们的出口被进一步打通,转账其实反而是其次了。此外,他们的货币理财模式更简单和简约,也吸引了一部分用户。其实这次央行的“限制”如果仅仅是为了防诈骗,那么重点还是在银行范畴,而不是第三方支付市场。(来源:金评媒;文/小刀马)

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http://www.nnecps.com )是以服务南宁市电子商务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聚集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并围绕着我市中小微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及电商化的共性需求,提供“动态资讯、电商学院、第三方服务、人才基地、产业基地、项目申报、申请入会”七大基础服务版块,并融入“创业大赛、电商数据、特色农产品、活动中心、淘宝特色中国南宁馆”等特色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打造南宁市电子商务生态圈。

版权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南宁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所有。

登录 返回顶部